廣府文化 . 粵韻飄香
慶祝中美建交四十年
粵韻飄香弘揚廣府文化
紅豆生南國 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 此物最相思
唐朝年代的王維 ,寫下這首著名的小詩,想不到被後代最偉大的總理用来把廣府文化的精髓一一粵劇比喻為"南國紅豆"。說實在的,哪一首廣東小曲,哪一首不貫穿一個"情"字?哪一出粵劇大戲,哪一幕少了一個"情"字?其實,循入法門的王維,一生為情而生、為情而死!把南國的紅豆喻為"最相思"。周總理把粵劇喻為南國紅豆,恰恰好!
成立剛剛一周年的美國紐約廣府人總會於6月2日(星期日)在布碌崙80街新卓越高中曲藝匯演中心表演以廣東省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曹秀琴為主角的一場曲藝匯演,從下午1時演到下午5時,足足4個鐘頭!全場1450個座位,座無虛席,一票難求!既滿足了耆老們對傳統大戲的欣賞,也適應了人到中年的人對曲藝散錦的喜愛。一場曲藝匯演,圓滿達到為中美建交四十周年情誼在,為弘揚廣府文化、讓粵韻飄香的目的!
民間的一項輕鬆愉快的文藝匯演,喚起中國駐紐約總領事董海榮領事、程淼領事的關注,專程出席并致詞;中國傳統的一個地方劇,也引起布碌崙民選議員催馬克、思紀庭的好奇,派出華人助理馮麗華、陳偉儀前來為演員打氣;自稱姓雷的台山女唐鳳巧民主黨領袖也來看看家鄉的廣府文化的底蕴到底是如何?
演唱會在美國紐約廣府人總會容藝輝、甄錦榮、馬偉財、羅少領、伍靄和、張偉棠、岑錫锋、陳永錦、伍錫儒等一眾核心人物精心策劃下,捐款資助,有翡翠贊助,有黃金贊助,有熱心贊助,有的公司也慷慨解囊相助,使演唱會順利演出,圓滿成功!
這次曲藝匯演,重頭戲的主演者曹秀琴。她與容藝輝對唱《花田錯會》、她與黃一鳴對唱《狄青闖三關》,她與方子源對唱《白蛇傳之斷橋會》博得滿堂彩,掌聲雷動!
曹秀琴,台山端芬女,享譽盛名,是國家一级演員,表演藝術家。她的演技全面,唱腔圓潤,委婉動聽,表演細膩傳神,富有魅力。她领銜主演過數十個大型劇目,成功塑造了眾多不同類型的舞台藝術形象。獨樹一幟的精湛演技和私人造詣風霏海內海外觀眾,深受極高贊譽和摯愛擁戴!
曹秀琴的徒弟雷淑芳,12歲入行學粵劇,先後跟隨五位當代粵劇大師學藝。她拜曹秀琴為師,勤學苦練歷四年砥礪,唱做唸打俱佳。出師後在開平市粤劇團擔綱花旦,文武雙全,獨成一派特色。今天她獨唱《五彩蓮台》悠揚動人,盡顯她的表演藝術才華!
許多粵劇愛好者千方百計想要取得入場券,一位坐輪椅代步的老婆婆在兒子容先生推來觀賞,方得嘗心願!原來廣府文化的傳承尚在進行中!此物最相思……
(文/文清 圖/趙永忠)
Read More粵韻飄香弘揚廣府文化
紅豆生南國 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 此物最相思
唐朝年代的王維 ,寫下這首著名的小詩,想不到被後代最偉大的總理用来把廣府文化的精髓一一粵劇比喻為"南國紅豆"。說實在的,哪一首廣東小曲,哪一首不貫穿一個"情"字?哪一出粵劇大戲,哪一幕少了一個"情"字?其實,循入法門的王維,一生為情而生、為情而死!把南國的紅豆喻為"最相思"。周總理把粵劇喻為南國紅豆,恰恰好!
成立剛剛一周年的美國紐約廣府人總會於6月2日(星期日)在布碌崙80街新卓越高中曲藝匯演中心表演以廣東省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曹秀琴為主角的一場曲藝匯演,從下午1時演到下午5時,足足4個鐘頭!全場1450個座位,座無虛席,一票難求!既滿足了耆老們對傳統大戲的欣賞,也適應了人到中年的人對曲藝散錦的喜愛。一場曲藝匯演,圓滿達到為中美建交四十周年情誼在,為弘揚廣府文化、讓粵韻飄香的目的!
民間的一項輕鬆愉快的文藝匯演,喚起中國駐紐約總領事董海榮領事、程淼領事的關注,專程出席并致詞;中國傳統的一個地方劇,也引起布碌崙民選議員催馬克、思紀庭的好奇,派出華人助理馮麗華、陳偉儀前來為演員打氣;自稱姓雷的台山女唐鳳巧民主黨領袖也來看看家鄉的廣府文化的底蕴到底是如何?
演唱會在美國紐約廣府人總會容藝輝、甄錦榮、馬偉財、羅少領、伍靄和、張偉棠、岑錫锋、陳永錦、伍錫儒等一眾核心人物精心策劃下,捐款資助,有翡翠贊助,有黃金贊助,有熱心贊助,有的公司也慷慨解囊相助,使演唱會順利演出,圓滿成功!
這次曲藝匯演,重頭戲的主演者曹秀琴。她與容藝輝對唱《花田錯會》、她與黃一鳴對唱《狄青闖三關》,她與方子源對唱《白蛇傳之斷橋會》博得滿堂彩,掌聲雷動!
曹秀琴,台山端芬女,享譽盛名,是國家一级演員,表演藝術家。她的演技全面,唱腔圓潤,委婉動聽,表演細膩傳神,富有魅力。她领銜主演過數十個大型劇目,成功塑造了眾多不同類型的舞台藝術形象。獨樹一幟的精湛演技和私人造詣風霏海內海外觀眾,深受極高贊譽和摯愛擁戴!
曹秀琴的徒弟雷淑芳,12歲入行學粵劇,先後跟隨五位當代粵劇大師學藝。她拜曹秀琴為師,勤學苦練歷四年砥礪,唱做唸打俱佳。出師後在開平市粤劇團擔綱花旦,文武雙全,獨成一派特色。今天她獨唱《五彩蓮台》悠揚動人,盡顯她的表演藝術才華!
許多粵劇愛好者千方百計想要取得入場券,一位坐輪椅代步的老婆婆在兒子容先生推來觀賞,方得嘗心願!原來廣府文化的傳承尚在進行中!此物最相思……
(文/文清 圖/趙永忠)